陆成虽然委屈,觉得自己清白人家出身,虽然做过小吏,可要是为朝廷效力,怎么也说不上卑贱二字。可也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只有皇帝,强顶着各方的压力不动,原本胖乎乎的脸庞却急速消瘦下来。
朱由校轻轻叹口气,“你的委屈,朕都看在眼里,也都记在心上,等缓过这阵子,和建虏的战事结束了,朕会还你个公道。”
陆成心中狂喜,麻利的跪下磕个头,“小的粉身碎骨不足为惜,万岁爷东征的大事才至关重要,小的一定看好渔政衙门,组织好东征大军的后勤运输。”
朱由校点点头,渔政衙门发展到现在,已经不仅仅是个以打渔为借口通商机构了。仔细查查他的职能,却发现有渔业、海关、海警、海军、航运等等,甚至在攻略朝鲜中起到了海外殖民的作用。
渔政衙门必须分拆,可如何分拆却要好好思量。
中国发展到此时,大明发展到此时,全都遇到了瓶颈,想要突破瓶颈继续发展,只能走变革的道路。可朱由校并不是开国之君,并没有绝对的权力,哪怕扫平了建虏,获得的军功也不能让国内众多的势力俯首听令。
朱由校唯一的机会,就是借助外力引导大明变革,用海外贸易的重大利益,诱使社会各阶层产生变革的动力。
在这种情况下,渔政衙门这种超脱传统权力分野的机构,就有着非存在不可的意义。
所以,对渔政衙门的每一个改动,朱由校都需要反复的掂量,生怕它脱离自己的控制,成为他人威胁自己的存在。
稍稍沉吟了会儿,朱由校道,“朕给你加个监军吧,王安是在实在人,让他做渔政衙门的镇守太监,怎么样?”派镇守太监,这是把渔政衙门收入内廷体制。
而在这之前,渔政衙门虽然号称是内廷属下,可它的人财物全都是独立的,完全由陆成一手掌管,直接听令于皇帝。和内廷唯一的联系,就是按照皇帝的指令拨给御马监银子。就连帐薄也都是直接送给皇帝,御马监只是代天子审核。
相应的,除了陆成外,朱由校对渔政衙门实行控制,要么是通过交织在渔政衙门的勋贵势力,要么是通过东厂密布在渔政体系上上下下的密探,却没有直接的联系。
现在有了镇守太监,无疑要分了陆成的权力,陆成却极为欢喜,“小的一直提心吊胆,生怕做错了事惹得万岁爷失望,现在有了王公公,小的总算可以透口气了。”有了镇守太监,头上就有了保护伞,渔政衙门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打出内廷的招牌,陆成也能偷偷的松口气。
朱由校顿时乐了,“上不了台面的东西。”却知道陆成压力太大,早就有抽身的想法,可朱由校却不愿如此,“大伴年纪大了,前些日子又受了惊吓,他去渔政衙门一是为你保驾护航,二是休养身体,你可不要打错了主意,累着了大伴。”内廷的改革基本完成了,王安在宫中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威望也丧失殆尽,前几天更是受到遣散内宦的冲击,虽没有受伤却受到惊讶。
朱由校把他调到渔政衙门,一是为了保全他,不让他受到政治斗争波及,二是给他的赏赐,让他积攒些养老钱。更深层的意思,却是要彻底解决太监势力在朝政中的影响。
王安一去,魏朝、魏忠贤等人名望不足,新生代的内侍后继无力,即便再有惊才绝艳的太监划空出世,也只是个体,而不是整个太监势力。
取代太监势力在朝政中地位的,将是军机处出身的一干近臣,将会是铺天盖野的吏目。
喜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请大家收藏:(www.rrdxs.com)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人人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